百家争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百家争鸣
两岸“张天师”正统传承之争

时间:2021-11-19 14:02:40 来源:中华气功网 点击数:1233907

编者按:台湾道教嗣汉第六十四代“张天师”张源先上月病逝,接班人选竞逐激烈。第六十三代天师之子张美良现身称张源先“篡位”,违背先父袭位遗嘱。而此前,台湾和大陆的两个“张天师”的“舅甥争锋”也曾热火朝天,究竟谁是皇帝敕封,谁又是道统传人?

儒释道在中国长期的王朝式统治地位,导致了一些特殊世袭贵族存留至今。嫡系传承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现代它是否具有广泛意义?继孔子后世“衍圣公”传承之后,凤凰文化再次梳理道教“张天师”传承史,冀以展现一个我们几乎遗忘的真实文化影像。

张天师张源先举行奏职仪式。/时报周刊

历代张天师均受到朝廷敕封,统领道教一切,位高权重。如今,台湾和大陆都有张天师出现,孰是正统传承,引起一场天师大斗法。

“张天师”不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而是活生生存在,代代相传。不过,台湾有六十四代的张天师,大陆也有六十五代的张天师。两代张天师怎麽会同时存在,闹出双包?

台湾第六十四代张天师名叫张源先,大陆第六十五代张天师叫做张金涛,严格来说,论辈分,大陆的张天师还要称台湾的张天师为“舅舅”。对於同时存在两代张天师的情况,张源先显得有些不悦,他说:“我都还活着,怎麽会有第六十五代张天师?太离谱了!”

张源先表示,天师的传承有一定的规矩:下代继承上代之传统职位,有遗嘱从其遗嘱,无则从其家族会议决定。传子不传弟,传弟不传侄,传侄不传叔,传叔不传族人,传族人不传族外人,亲疏分明,长幼有序,向无紊乱。

中国道教嗣汉天师府组织规程第二章第七条也写到:嗣汉天师依照历代天师传统,以嫡系长子(有遗书从其遗书,无则从其家族会议决定,以为其血统为原则)继承之,称谓为“嗣汉○○○代天师张○○教主”。

因此,张源先也说,“有关六十五代天师继承人之选定,亦得由六十四代天师遵循祖制指定人选。某人自称为六十五代天师,如此行径罔顾伦理,不尊重现任六十四代天师,根本就是企图破坏祖制规矩。”

传承必有血缘关系

虽然已经进入民主时代,连总统都是由老百姓投票选出来的,张源先说,天师的继承仍然要遵照传统。最基本的条件是,天师一定要姓张,也要有张氏家族的血缘关系。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矩,张金涛就不符合六十五代张天师的“身份”。张源先解释说,张金涛的母亲叫做张稻香,乃是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的二女儿,而且,张稻香是嫁给姓鲁的,张金涛本来应该是叫做“鲁金涛”,“张金涛只能算是六十三代天师的外孙,不是嫡系子孙。”

张源先又说,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生的小孩也是别人家的血统,血缘是无法分解的,“张金涛不是属於我张氏血脉,按照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教祖遗训,他根本不能继承为六十五代天师!”

其实,张源先相当介意的是,“第六十四代天师还建在,岂有出现第六十五代天师的道理!”那麽,他对於真正的第六十五代天师传人,是否已经有了人选?张源先表示,“下一代天师的人选已经在我心中,这是天机,不能事先公开。”

当初,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也有一个儿子,叫做张允贤,本来应该就是接任第六十四代天师的第一人选,不过,张允贤却在民国四十三年因病去世,张源先则是张恩溥的堂侄,为了传承的原因,才会提前从军中退伍跟着张恩溥学道。

张源先拿出当年的退伍令,他是在民国四十八年以陆军上士文书阶级退伍,退除役的原因则是写着“继承教统”。“我从军旅生活退伍之後,专心跟着六十三代天师学习,一起生活,前後将近三年。那时候,大家也都知道我是天师的传人,但是,我不会外出招摇,也不会对外自称是天师的传人,如果这麽做,这是对长辈不尊敬。”

民国五十六年时,张源先又申请回军中,考取陆军官校专修班,五十九年晋升为陆军中尉。不过,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在民国五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羽化,依照天师的传统继承规矩,张源先在民国六十年二度退伍,正式就任为第六十四代张天师。

大陆“张天师”为何身份遭质疑?

皇帝敕封才是正统

大陆第六十五代天师张金涛的身份受到质疑,他则解释说:“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谁说谁是,谁就是,我们从来就不去争所谓正统的问题,我的责任就是努力去做好弘扬道教的工作。”

张金涛正确的“身份”,目前乃是中国大陆道教协会副会长、人大代表、江西省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的主持。因为海峡两岸分隔,对於嫡传张天师所引出的话题,张金涛也是很低调,他把正统继承的问题,交给历史去处理。

不过,对於这个正统问题,他也语带玄机地说,事实上历代的张天师,都是受到皇帝的敕封後,才能以张天师自居,所以目前并没有所谓的正统嫡传的张天师。

张金涛表示:“我现在只是天师府的主持,不能算是张天师,毕竟“中央”方面,还没有给我正式的名号;对於道教的传承与弘扬,我倒是很愿意跟台湾方面的人士,共同来努力。”张金涛还说,江西龙虎山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修道、炼丹,进而创立道教的地方;从第四代之後的每一代天师,都是世居在这里的天师府,修练、传道也都据此为基地,“台湾的张天师说他是嫡传,我不能说不是,但历代以来,从来没有天师离开过龙虎山,这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询问张金涛是否有修练特殊的功力?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一再强调没有争论正统的问题,

龙虎山是道教祖庭,原名是云锦山,第四代天师张盛不受曹操封禄,从汉中返回龙虎山修天师玄檀,从此以後的每位张天师均在此授籙,两岸开放後,台湾的许多道士,也都习惯回到道教的祖庭龙虎山天师府去授籙,进行传度仪式。但问题在於,从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随着国民政府跑到台湾,从此江西龙虎山没有嫡传的张天师,才会出现了正统之争。


张道陵当初传将天师道传给儿子张衡时,就曾经嘱咐直系无人继承,才可传给旁系,不是张家宗亲不能传,确立了传承制度。目前台湾方面的第六十四代张天师,是张恩溥的堂侄张源先,嫡系问题没有争议。


尽管张金涛本人谦虚地不敢以张天师自称,两岸正统张天师的争议,却在各自的道教协会与旗下授籙的道士之间,持续拉锯着正统、嫡传、孰优孰劣的争论。

打坐吐纳保长寿

历代张天师都非常长寿,第1代天师张道陵就活到123岁,历代天师超过百岁的也不少,究竟张天师的长寿秘诀为何?张源先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是跟太上老君学道,得天独厚,道法高强。历代天师所学,当然比不上第1代天师。不过,说到长寿的原因,他认为没有什麽秘诀,主要还是要一切看开,放松心情。他又说,如果真要说的话,道家所学习的吐纳之术、也就是打坐,就是长寿的秘诀。他以自己为例,饮食方面没有特别忌口,也没有特别做运动,身子骨迄今相当硬朗。

镇宅布符一张难求

不管文献上或是电影情节,都说张天师最大的本事是抓妖、抓鬼,真是如此吗?张源先则说,透过符咒,的确是可以驱妖除魔!

张源先表示,常常有人问他有没有神通?他的回答是,当初他在台南市天坛举行传承仪式,经过三天三夜,由各教派大法师上表文,天神、地神、水神,,三界的神仙都知道他继承道教正统,所以只要符咒一点,三界的神仙都会来帮忙。

一般民众想要求得张天师最珍贵的符咒,就是“镇宅布符”。这是一块由黄色绸缎画成的符咒,法力无边。安放在家中,可以保全家平安;放在公司行号里头,也能够生意兴隆。张源先说,要画“镇宅布符”,必须站在神坛面前,手悬空、拿着粗笔,集中精神;画完之後,还要“薰符”,请历代天师加持,过程非常神圣,不可以受到干扰。以前他一年只画三次,现在年纪大了,一年只能画一次,一次差不多只有一百多张而已。“如果把符放在面向办公室的门,这样的话,要来谈生意的人走进来看到了符,心里就会产生压制的力量,不敢有歪心邪念,这种情形,屡试不爽。”

张源先还举例,他曾经送了一个“镇宅布符”给一位大法师,大法师把“镇宅布符”放在神坛上,结果他的神坛不小心发生火灾,什麽东西都烧掉了,就是“镇宅布符”完好无缺。这个神迹传出去之後,整个村庄的人都跑来向他求符,为此,张源先还一口气画了几百张“镇宅布符”。

其实,由於张天师是道教教主,理论上,所有道教宫庙建醮、办法会,都要请张源先去主坛;还有神职人员授籙奏职,也要张源先亲自主持才行。今年大年初一敦和宫的五路财神爷桥经过张源先加持,也吸引大批信徒前来。不过,张源先也说,由於道教教派众多,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遵照制度来走。

台湾“张天师”惊曝篡位内幕

道教嗣汉第六十三代“张天师”张恩溥的儿子张美良,以祖传印监和父亲遗嘱,指自己才是被指定袭位的第六十四代“张天师”,墙上挂的是他父亲生前着法袍的照片。

“张天师”祖传印监。

记者潘欣中/摄影

台湾联合报日前透露,道教嗣汉第六十四代“张天师”张源先上月病逝,接班人选竞逐激烈,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的儿子张美良昨天现身,指父亲临终前指定由他袭位,但张源先不承认遗嘱,继任六十四代天师,“等了卅八年,公布真相的时候到了”。

五十三岁张美良在桃园县担任国小老师,他说,父亲五十八年十二月廿五日病逝前,找来理教领袖赵东书、轩辕教领袖王寒生和大法师黄平西作证,立下口头遗嘱,“遴定张美良为应袭第六十四代天师,成年後袭位嗣法”。隔年三月五日以嗣汉天师府驻台办事处之名,刊登在中央日报第四版。

张美良说,父亲过世时他十三岁,遗嘱指“在张美良袭位之前,天师府一切事务处理,应以大法师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所有祖传宝印和经典法物,暂交陈如平(张美良母亲陈月娟的亲友)保管”。

没想到,张源先不承认该遗嘱效力,五十九年十月以族人会议之名继任六十四代天师。等他成年懂事,人事已非。

他说,四年前他向陈如平後代取回八颗祖传印监,包括天师印、阳平治都功印、道经师宝印等,主要用在核发道教“万法宗坛”(道士执业证书)的公文印信。既然正统的祖传印监由他保管,这些年张源先核发道士证书的印监真假“自有公断”。

中华鼎新道教会长刘汉尧支持张美良说法,他说他的父亲过去是张恩溥倚重的“家臣”,张源先卅多年来用非正统的天师印信广发道士证书,且未落实严格审查和保荐制度,道士的养成和训练很辛苦,“懂点皮毛,花钱就可以买张道士证书”,看在专业道士眼里,寒心又忧心。

“现身公布天师祖传印监,是要让道教正统得以一脉传承,不能再用非正统印监来蒙蔽广大教友。”张美良说,道教派别众多,六十五代天师继任人选各方人马较劲,不能再陷入分裂危机。他将邀集正一、闾山、茅山、灵山、灵宝等派领袖,重建组织架构,谁是正统“张天师”,时间会给答案。

来源《联合报》

神秘的全真道士:拜师需观祖上门风善恶

走近全真道士的真实生活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作为道教的两大派别之一,全真派道士在多数人的心目中,就是青布道袍,玉簪发髻,独身隐居,与青山绿水为伍,同香灯木鱼为伴,过着清苦而神秘的生活。的确,全真派道士的生活有其独特的一面,他们的生活处处使人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下面,让我们从拜师、侍师、过堂、开静与止静等几个方面走近全真派道士们,去感受他们如法如仪的生活。

拜师

中国社会历来尊崇师长。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将老师比同父亲,可见老师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养育靠父母,成才靠老师,老师是授业之匠,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要依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道教也十分重视师父的作用,道教有“三宝”之说。三宝指的是道、经、师。道为三教之宗,万有之祖;经为度世津梁;师为人天眼目。因此,历史上道教对于师徒传承十分重视。

明代周思德编纂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说:“修行之道,本在存师。师之不存,道之何得。所谓师者,曰度师。度师之师,曰籍师。籍师之师,曰经师。乃人间三师也。别有天上三师,乃太上老君为度师,太上道君为籍师,元始天尊为经师。”一个学道的人刚进道门拜的师父,就是度师,俗称“小师”。进了道门,学习了道教基本的诵经礼忏,修炼养生,需要进一步学习做法事,当法师,可能需要再拜师父,俗称“大师”。因此,一个全真派道士,可能有好几个师父,就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有许多教授不同课程的老师一样。

道教的拜师仪式,除受到世俗社会学生拜老师方式的影响外,还在礼仪中加上了祝愿祈祷等拜神的内容。

世俗社会拜师,一般就是老师先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位上香,行叩拜礼,然后端坐于神位旁边。学生再给孔子神位上香,行叩拜礼。接着,学生向老师行叩拜礼,老师在座位上欠身答礼。老师给学生赐名号,全部仪式就结束了。从此学生就跟着老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四书五经》等等。

当今道教的拜师礼仪,雷同于世俗的拜师礼仪,只是增加了道士祝愿礼仪的内容。因为有祝愿礼仪,因此拜师也要有个坛场。在坛场中,首先由道士行祝愿礼仪。接着师父三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端坐予坛场一侧。准备拜师的学道者跟着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向师父行三拜礼。师父赐起以后,赐道号予弟子。然后,在道士祝愿礼仪之中,师父再率领弟子向神位行大礼,拜师仪式结束。

历史上的拜师礼仪,可能要复杂一点。《全真清规》对于拜师礼仪的过程,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说到了师父接纳弟子前,对于弟子的情况必须了解清楚。“指蒙规式”称,“师接弟子,先问悟透,善根深浅,又观祖上门风善恶,便看本人才不才,方可收录”。有时候,在拜师仪式中,还要安排师父说戒开示,弟子听取训示的节次。侍师

中国人讲究师道尊严,周思德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说:“传曰: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又曰:师者,传道授业而解惑也。经曰:无师不度,非师不仙。三宝之中,而师与焉,则师之为任顾不重哉……如是为师,行持斋醮,俯仰无愧高厚,幽明无所不格,孰不曰吾师乎。若乃黄冠白简,素无道行可称,妄自尊大,滥披法服,升坛行事,如此,则望神之听之,不亦难矣。噫若人者,其自贻天谴,可胜惜哉。”由此可知,社会上的老师有好老师和不合格老师之分,道门中的师父亦然。不过,绝大多数师父还是称职的。正因为如此,道门中对于弟子侍奉师父的礼仪也有许多规定,当然,对师父如何对待弟子也有许多规矩。师徒关系的总原则,可以用唐代朱法满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弟子见师,敬事如父母。师主见弟子,念之如赤子。”

从师徒间的称呼来说,唐代道士朱法满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说到:“师与弟子言,皆称吾我卿弟子,弟子亦如此,天亲也。凡事师门,外称弟子,内称名,不称姓。师之师,准祖师。祖师之师,准曾祖。曾祖之师,准高祖。高祖之师,一号宗师。宗师至弟子身,是为五代。祖师至敬礼讯,言语书略同,悉称弟子,不得慢言”。“弟子不得唤师作道士,皆言家师、和师、大师、尊师、师主也”。“弟子向师主,皆称名”。“弟子作书与师主,须启书,悉称名,不得轻慢。”

食堂打菜忌言语 拿筷子划圈

道士朱法满在《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还说到:“弟子随师起居,行止游履,皆正当谦卑恭敬,不得斯须无有礼法”。“弟子于师处同食,不得先食,皆须师前弟子后也。若师命同食,弟子食”。“弟子与师共房,不得先在师前眠,卧不得在后起”。“弟子师同在座席,若师起居行止,弟子起下地倚,不得晏然端坐”。“弟子侍从师主,若值宾客,弟子皆侍卫师左右,不得放抗大座,与凡无别”。“弟子谒拜于师,朔望皆朝服而朝”,“弟子别师主,经月晦朔及三元吉日,不见师,须拜三拜”。“弟子别师主,经一宿以上,五宿以下,皆整衣服,执笏,再拜问讯”。“弟子别师,经一月以下,皆冠带执笏问讯,不得白服随时”。“弟子得师书告,皆烧香执笏,整衣冠,拜三拜,发书读之。即是崇依上圣,弘道孝敬,乃合先圣心”。“师主大德若从远归,命所使先到观中令知。归至,弟子则整衣披,出观迎接”等等。

可见,道门对于侍奉礼仪的规定是十分细致的。全真派的《全真清规》的“指蒙规式”中也有规定,称“有志之人,亲奉明师,朝参暮礼,听而从之”,“但见尊长,叉手在心,侧身并拱,旁边侍立。待尊长已过,方可回身。或见客人,必先稽首,通报尊长,准备茶汤。先迎主人,后过客人,叉手侍立。先收客饯,后收主饯。客若起身,先出开门卷帘,客主出而后随之”。可见,全真派弟子侍奉师长的各种礼仪规定是十分细致的。

过堂

斋堂俗称食堂,是道士用膳的地方。全真丛林对观内道士用膳也有一整套的礼仪。实行这些礼仪,就是为了使道士坚定道心,行动统一,不致散漫。全真道士过堂有五个特点:用膳时间以梆子三声为准;道士列队进入斋堂;用膳以前要化食念咒;用膳时间不准喧哗;用膳完毕拱礼而退。

王信安道长说:“丛林道众每日除三次上殿诵经外,还要每日早、午两次过斋堂,献斋,念供。在献供用斋前,听取厨房饭头三梆为令,道众即时顶冠束带,衣帽齐正,齐集斋堂院前,排班站队,班分左右两行,对面站候,经师执磬带班。这时管斋堂的堂头,从厨房请斋供,香炷进入斋堂献香供,出食后(即出孤食)堂头敲三声磬,饭头接磬,开梆打点,然后经师鸣磬,带班进入斋堂,分左右两行,按班就序,拱手站立,由经师起诵‘供养咒’,全堂道众随声同念。供养念迄,经师化食(化食用咒,名叫化孤食。丛林每到初一、十五日,经师道众到孤魂坛前,擞食,诵经,超拔孤魂,名叫赦孤)。道众稍进几口斋饭即止,大众接着再念‘结斋咒’讫,堂头撤供走出斋堂后,经师喊声‘大众请斋’,大众便落座正式进餐。在进餐用斋时,必须严肃镇静,不得交谈喧哗吵闹,不得声振筷碗。斋堂进餐有行堂者二人,各持其桶,专供菜饭。如需要菜饭多少,均以执筷划圈为令,甚忌言语。大众用斋讫,各自朝上拱礼而退。”

开静与止静

所谓开静与止静,就是俗称的作息时间。道教传统的说法是开止,也就是开静、止静的意思。一个宫观是一个传道弘道的场所,因此宫观就是一个社会组织。宫观里面有许多道士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作息制度,就无法将宫观里的道士团结起来,共同来完成弘道的事业。

有个叫吉冈义丰的日本人在参观了北京白云观道士的生活起居后写了《道士的生活》一文,详细记载了道士的“作息”时间:“夏天五点半钟,东方天刚亮,清脆的梆子声打破了白云观的宁静。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两下快,一天开始了。苦行道士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除草、担水、打扫殿堂、做早饭。上层道士也起来了,梳头、洗脸、穿袍、戴冠。六点半钟云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坛功课经。早坛功课一般由监院和七个道士上殿,监院主祭诵经。敲击钟板有一定的规矩,敲几下钟就得敲几下板:敲一下钟击一下板,敲两下钟击两下板,敲三下钟击三下板。每逢圣诞节日还要击大鼓。日常功课只用钟板,敲击钟板不得超过三下,所诵经文在《全真功课经》里全有。每逢阴历初一、十五和诸神圣诞,道士们要加念《玉皇经》、《三官经》、《真武经》和其它经卷……晚上九点钟敲钟板,可以宽袍休息,一天的紧张总算过去了。道士们在庙周围散步……十点钟敲梆子,准备就寝。北京的夏天很长,不到十点天不黑。庙里有夜巡房,每两小时巡房敲更一遍。”

以上,就是全真派道士日常生活的几个小景,尽管某些规定有人会以为繁琐,但是,大多数全真派道士们至今还遵循着、实践着,并且以此作为对自己坚定信仰的磨练,作为对道门优良传统的继承。

中国道教简史及流派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其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

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南北朝以后,五代统治者基本上都重视儒释道三教,只是各个皇帝对每个教的喜爱、信奉程度有差异,有的更重视佛教,有的更重视道教。在尊奉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对佛道二教的控制。

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走向衰落,对统治阶级的影响远逊于唐宋时期。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采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更加衰落,活动主要在民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亦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道教进一步衰败,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宗教知识缺乏。道教组织松散,各地联系和团结不够紧密。但仍有一批道士潜心修炼,著书立说,课徒传戒,使道教法脉得以延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道教界配合上地改革,开展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运动。

经过民主改革,中国道教徒加强了联系和团结,在沈阳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长的倡仪和政府的支持之下,1957年4月于北京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由岳崇岱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道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